3月6日上午,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新聞出版界小組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白巖松談到了自己對于“投你所好式”互聯網推送的擔憂,“讓你原地踏步,讓你在自己的興趣里頭沉迷而不會提升,這是一個民族的危險”。
你喜歡什么就推送什么,你想看什么就推送什么,“投你所好式”推送,在互聯網世界里的專業術語是“算法推薦”。正如白巖松所言,算法的出現,對人們的資訊接受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吸收信息都要靠人的主動選擇,譬如看書聽書、訂閱讀報,主觀能動性具有決定性作用。但進入信息爆炸時代,信息呈現出海量特點,人們反而變得無從選擇。算法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有助于節約時間成本,充分展現了技術帶來的便利。
算法一出世就風華正茂,很快成為各大平臺的標配。甚至有“技術至上”的觀念認為,算法將成為主流,訂閱將窮途末路。這種觀念的最大問題,在于夸大技術力量的同時,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譬如說,小孩子喜歡玩耍多過學習,假如一味地“投其所好”,而不是推薦甚至強制他進行閱讀,不是很容易“跑偏”嗎?又有人以為成人與小孩不同,但是網絡上許多流量,不也是被獵奇、低俗、色情信息給“拐”去了嗎?可見,全部依據興趣運行的世界,也不是那么完美。
在這個層面上,白巖松認為“投你所好”會有“民族的危險”,并不是一個危言聳聽的結論。首先,算法讓我們接受的信息越來越低質化。社會心理學認為,人們接受信息的心理具有復雜性,有的具備求異心理,有的尋求安慰效應,有的存在發泄傾向……這使得比起真材實料的內容,“震驚體”“標題黨”“快餐文”可能更受歡迎。長此以往,信息的激勵機制就產生了偏差,“流量至上”“迎合受眾”成為許多媒體從業者的標準,生產出的東西就會媚俗、低俗、庸俗。
其次,算法會產生“信息繭房”效應。所謂“信息繭房”,是指人們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從而將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的現象。某種程度上,與外界不斷接觸、不斷交流,人們才會獲得成長。而在算法的幫助下,我們只看想看的,只聽想聽的,那些我們不熟悉、不認同的信息,在無意中都被過濾掉了。長此以往,人們就會在不斷重復中強化自我偏見和喜好,甚至進一步逃避社會中的種種矛盾,成為與世隔絕的孤立者。
作為一種新的技術,“投你所好”“算法推薦”這些本身是沒有價值判斷的,但是技術怎么運用,卻體現了運用者的價值觀。這就需要掌握并使用這些技術的信息平臺負起應盡的社會責任,不能僅僅“投喂”用戶、“取悅”用戶,而要在服務用戶中進行正確的引導,讓技術更好地造福人類。比如學習主流媒體的新聞操作規范,主動進行正能量的議程設置,強調信息的原創性和高質量。對于廣大網民和群眾來講,也要進一步增強自律能力,避免成為算法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