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34名成員組成的人類世工作組(AWG)中的29名成員支持人類世的定義,并投票贊成以20世紀中期作為人類世的起點,因為當時迅速增長的人口加快了工業生產、農用化學品使用和其他人類活動的步伐。與此同時,第一次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放射性塵埃在地球上飄蕩,它們隨后嵌入沉積物和冰川中,成為地質記錄的一部分。
這些情況標志著人類活動已經對地球造成了重大影響,甚至可能改變地球的演化發向。但是,也有一些人并不同意這種地質年代劃分。盡管如此,AWG工作組還是按計劃要在2021年前向國際地層委員會提交一份關于新地質年代的正式提案,這也意味著過去一直議而不決的以人類世劃分地球自然歷史的一個重要時代將塵埃落定。
在地球誕生和發展的46億年歷史中,人類產生的時間極為短暫,不值一提,但是人類產生后對地球的影響和作用又是前所未有的。地球46億年歷史可分為3大階段,天文時期:46億-35億年,地球上基本未保留這一時期的地質體;隱生宙時期:35億-6億年,地質體在部分地區有保留,已有原始生命出現;顯生宙時期:6億年至今,此期地質體遍布全球。
也因此,地球歷史年表中主要是以有地質體的時間來劃分的,其中最大的時間單位是宙(eon),宙下是代(era),代下分紀(period),紀下分世(epoch),世下分期(age),期下分時(chron)。以代來劃分,新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地質時代,從6400萬年前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天。隨著恐龍的滅絕,中生代結束,新生代開始。新生代又分為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然后是紀下的七個世: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
人類就是在距今約260萬年的全新世之時,從靈長目中的猿逐漸完成了從猿到人的演化。過去認為,如果把地球的歷史比喻成24小時,人類只存在了3秒。但是,由于發現了更早的人類化石,又把古猿轉變為人類始祖的時間向前推進到700萬年前。如此,人類的歷史也不過占24小時的地球自然史的134.4秒。
當然,人類的出現與進化是第四紀最重要的事件。第四紀可分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如果現在要劃分人類世,就是把第四紀從更新世、全新世延續到了人類世,也是與全新世道別。
為什么要劃分人類世,科學家的解釋是,現代人類對地球,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物種的影響都是空前巨大的,體現為,既造成了地球大氣的顯著變化,也促成了地球物種的改變,這兩者都是地質變革的標志。
但是,地球上的宙、代、紀、世、期都要由“金釘子”來區分。金釘子指的是巖石、冰川、沉積物或樹木年輪中物質的標記,顯示地球的運行體系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此,有人認為人類世應從7000年前開始,當時人類開始將森林大規模變為牧場和耕地,可能導致二氧化碳急劇增長;一些人支持將起點定為3000年前,當時冶煉污染了大地。
不過,作為金釘子的標準更可能是核試驗的钚于1951年首次在地面被發現,未來將會在10萬年內存在于全球沉積層中,然后衰變為鈾,并進一步衰變為鉛。而自從人們發現在新西蘭以南約640千米的坎貝爾島上孤零零地長著的一棵北美云杉的年輪層顯示放射性碳在1965年達到峰值后,有研究人員傾向于將人類世的開始定為這一年。這恰好與AWG的29名成員贊成以20世紀中期作為人類世的起點相吻合。
無論是把人類世的起點定在1951年還是1965年,都意味著,不只是放射性元素對地球造成了永遠的影響,而且從這兩個相近的年代開始,世界進入快速的全球化,迅猛的工業化和經濟增長推動人口膨脹,也日益加劇了對環境的影響。
另一方面,人類活動影響地球大氣變化的證據表現為,在1994年至2007年間,海洋吸收了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的31%,意味著海洋現在吸收的碳量明顯增加,每年超過2萬億噸。但是,如果人類生產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持續上升,超過了海洋所能吸收的程度,就一方面可能讓海水急劇酸化,造成更多的海洋生物死亡,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只能存在于大氣中,使得氣溫持續升高的同時,讓每個人和每種生物都生活在極端天氣之下,引發生存危機和物種危機。
人類世來了,不只是意味著地球和人類社會歷史進入轉折期,也意味著人類的責任更為重大,不僅要對自己的生存負責,也要對其他物種和地球自然環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