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會同財政部研究制訂并印發了《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明確科技評價中要實施分類考核評價,注重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矯正在科技評價中過度看重論文數量多少、影響因子高低,忽視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等“唯論文”的不良導向。
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要求扭轉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的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規范各類評價工作中SCI論文相關指標的使用,引導評價工作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服務貢獻。
上述兩個文件,側重點雖略有不同,但都劍指“唯論文”及其流弊,都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破五唯”(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進一步落實,有助于推動解決“人才評價制度不合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的現象仍然嚴重”等問題。
一段時間以來,不管是在科技評價體系中,還是在科研評價體系中,“唯論文”現象嚴重。論文數量、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等,在項目評審、科技獎勵、人才評價、職稱評定、績效考核、學科評估、資源配置、學校排名等諸多方面均已成為核心指標。這種“唯論文”導向,在科技評價中沒有做到分類評價、注重實效,在科研評價中沒有做到定性與定量結合、綜合評價。
實事求是地講,論文的重要性非常高,在全世界任何國家和地區,科技界、教育界、學術界沒有不重視論文的。論文在世界各國都是衡量科技創新、學術成就、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標,也是在人才評價、職稱評定、學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標。但一個“唯”字,則意味著論文至少是決定性的指標,間接意味著除論文以外的其他工作,即使不是可有可無,也肯定不是那么重要。更值得警惕的是,由于論文成了“命根子”,圍繞論文發表產生了無數怪象,形成了一條由代寫論文的“槍手”、代發論文的中介和收費的期刊等共同形成的灰色產業鏈。
“唯論文”的評價指揮棒,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以論文發表為根本目標的異化現象,敗壞學術風氣,扭曲了正常評價,背離了學術初心。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的評價、評定、評審和獎勵機制,在某種意義上正是這些問題頻生的發動機。因此,改變“唯論文”的科技評價和科研評價機制,更多發揮代表作、同行評議、分類評價等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破除“唯論文”不代表論文不重要了,論文是學術界的“通用貨幣”,是國際科技競爭和科研競爭的必需要素。如教育部科技司負責人所稱,扭轉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的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破除的是論文“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對發表論文。不發表論文的學術界是不存在的,不發表論文就不可能在國際學術界有中國聲音。矯正“唯論文”及其流弊,要謹防產生與國際學術界脫鉤的問題,繼續鼓勵中國學者發表高水平、高質量,有創新價值、體現服務貢獻的學術論文。我們需要在破除“唯論文”中尋找更有效的評價機制,更好地服務于科技評價、科研評價、人才評價等事關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事項。
(作者:任孟山,系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生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