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臺政務自助服務終端近日在海淀區投入使用,結合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實現政務服務的自助辦理和智慧審批。有些事項需要辦事群眾提交紙質申請材料,過去因自助服務設備無法接收這些材料,辦事群眾只能去窗口辦理。自助服務終端專門設置了文件柜,用于暫存紙質文件,由工作人員定時收集,解決了自助辦理的瓶頸問題。同時,該自助服務終端24小時上崗。
今年4月28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多次提及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特別強調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的法律效力,為推動“政務上鏈”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6月30日發布的《北京市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推進基于區塊鏈的政務服務共性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可信共享,提高業務協同辦理效率。
目前,北京至少已有140個政務服務上了“鏈”,不少服務只需“最多跑一次”。首臺政務自助服務終端投入使用,不僅彰顯了海淀區政務區塊鏈技術應用與拓展的新成效,也已成為北京市政務服務不斷優化升級的生動縮影。
隨著政務終端的普及推廣,群眾獲取政務信息、辦理政務業務,將像到自動柜員機上隨時取款一樣,既省心又舒心,這樣的美好生活場景令人憧憬。
今年7月發布的《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顯示,中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排名提升至全球第45位,其中,作為衡量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水平核心指標的在線服務指數躍升至全球第9位,達到“非常高”水平。事實表明,區塊鏈技術在電子政務領域的應用與拓展,對提升在線服務指數發揮了積極作用,尤其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運用區塊鏈技術為政務信息化賦能,價值更加凸顯。
政務服務插上“智慧翅膀”是大勢所趨。但也要看到,區塊鏈技術仍處在一個初級應用階段,推動“政務上鏈”需解決好“跨鏈”連接、安全、隱私保護等諸多難題,還要謹防“數據孤島”“重復建設”等現象的發生,興利除弊、揚長避短,使其不斷趨向完善。
今年以來,北京、河北、貴州、湖南等地陸續發布了區塊鏈發展規劃,積極推動“政務上鏈”,其他地方也應乘勢而上,搶抓機遇,積極研究區塊鏈等新技術與政務深度融合的規律特點,完善頂層設計。同時,堅持以打造特色品牌為著力點、以培育先進典型作為抓手,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更重要的是,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廣泛征求專家學者、企業、市民的意見建議,從健全完善制度入手,揚長補短,確保快中求穩,穩中提質。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探索利用區塊鏈數據共享模式,實現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促進業務協同辦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期待各地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與拓展,推動電子政務步入健康發展快車道,為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賦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