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美麗中國新篇章(人民論壇)
“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飽含深情地說:“無論是黃河長江‘母親河’,還是碧波蕩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魯藏布江;無論是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還是塞罕壩林場的‘綠色地圖’;無論是云南大象北上南歸,還是藏羚羊繁衍遷徙……這些都昭示著,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前不久,2022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召開。據報道,2021年我國生態環境領域8項約束性指標順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這為生態領域的根本性變化、歷史性成就寫下生動注腳。
生態之變,根本在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從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到強調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從叮囑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到要求讓祁連山綠水青山常在,從推動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到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為重大國家戰略……既有科學理念,也有藍圖規劃、具體路徑;既有戰略層面的認識論,也有戰術層面的方法論;既有立足中國的長遠眼光,也有放眼全球的寬廣視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為共同建設美麗中國確立了價值航標。
生態之變,離不開制度護航。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鮮明特色,就是注重發揮制度管根本、管長遠的作用。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生態補償制度、河湖長制、林長制、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等制度……用制度文明為生態文明保駕護航逐漸成為共識,越織越密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讓美麗中國漸行漸近。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經形成,制度優勢日益轉化為應對風險挑戰的治理效能,夯實了保護綠水青山、保障生態安全的基礎。
生態之變,折射發展方式的轉變,更是思想觀念的一場深刻變革。在浙江安吉,“賣石頭”到“賣風景”之變圓了鄉親們的生態小康夢;在新疆阿克蘇,昔日亙古荒原上建成一道“綠色長城”,讓風沙之源變成幸福之源;在山西右玉,經過不懈植樹造林、防沙治沙,不毛之地變身塞上綠洲,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實踐證明,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而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今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建設也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成為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新征程上,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攻堅克難、久久為功,更加自覺地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就一定能書寫美麗中國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9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