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免费无码国产永久入口,99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免费,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網評

人民網評: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

沈若沖
2023年07月23日12:30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以優質豐富的內容和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代表回信,充分肯定他們“廣泛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在推動科學普及上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深切勉勵“希望你們繼續發揚科學報國的光榮傳統,帶動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參與科普事業”。

科學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據第十二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12.93%,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6.73個百分點,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供了有力的公民科學素質支撐。但也要看到,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提高速度雖然較快,但與西方科技強國普遍高于20%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還存在對科普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落實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不完善等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科學普及工作,完善社會化、專業化、信息化和國際化的現代化“大科普”新格局,以高水平科普助力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為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黨的二十大作出“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深化全民閱讀活動”的重大部署,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超過15%”“到203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25%”的發展目標。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要立足補短板、強弱項,聚焦工作痛點、堵點、難點和不同群體的現實需要,健全工作體制機制、加強科普能力建設;另一方面要樹立大科普理念、匯聚全社會的合力,充分發揮學校、科研機構、科協組織、媒體等作用,推出更多高質量的科普作品,提升科學普及的針對性、有效性。

作為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發現者、生產者、實踐者和傳播者,科研人員被譽為科普的“第一發球員”,在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上理應發揮更大作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屆公眾科學日,通過豐富多彩的專家學術報告和展品現場演示,讓公眾“遇見科學、預見未來”;年逾八旬的劉嘉麒院士化身資深火山知識科普“UP主”,帶動更多科學研究者參與“云科普”……正是越來越多的教授、專家、院士參與到科普工作中來,以豐富鮮活的形式、鞭辟入里的講解,拉近了公眾和科學的距離,播種下科學的種子,也傳遞了理性的聲音。這啟示我們,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參與科普事業,發揮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優勢和專長,就能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科技發展關鍵靠人才,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也要從娃娃抓起,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是重中之重。當前,中小學科普教育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不少學校還停留在傳授書本知識,缺乏科學完備的科普教育體系。我們應該將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增強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作為素質教育重要內容,把弘揚科學精神貫穿于教育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夯實全民科學素質提高的根基。

(責編:尹深、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