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熱評:為孩子購置開學“裝備”不能以“卷”為榮
“不就開個學,怎么不知不覺花了這么多錢?”據報道,近日,北京的徐女士為自己即將幼升小的兒子購置了兒童電話手表、學習桌椅、臺燈“三大件”,加起來花了將近3000元。有調查顯示,一些家長為給孩子配備開學“裝備”,花費不菲,不由得感嘆“養不起”。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類似的感受是,一養娃方知花銷“費”。開學在即,僅給孩子買“三大件”就花費數千元,確實讓人傷不起。要知道這才是開始,接下來,諸如橡皮、削筆機、文具盒、書包等,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雖然如學習桌椅、臺燈,這種裝備并非年年配備,“三大件”也不是每一樣都是必須品,但從媒體報道和一些網友反饋看,為給孩子準備開學物品而花銷不小,較為普遍,以至于有網友感慨“養育成本高”。
開學“裝備”花銷大,如何看這種現象?一方面,家長應量力而行,做到因人而“宜”。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為孩子買一些自身能承受得住的高檔化裝備,無可厚非。但是,無需炫耀,不能攀比,更不能以“卷”為榮。
文具選擇,當以簡單實用為要。無論學習桌椅、書包、橡皮、鉛筆,還是削筆機、文具盒等,都是一種學習工具,是為學習服務的,如果過于追求奢華而忽略實用功能,豈非本末倒置?
當前,不少商家趁著開學季大打營銷牌、大念生意經,大肆推銷奢侈性品牌,炒作一些概念,這是商業本能,無可厚非。但是,家長不能被商家牽著鼻子走。面對商家高分貝的推銷,家長應保持清醒,理性消費。
另一方面,監管部門應及時出手,規范文具類市場。據報道,一些含有“隱藏款”的文具盲盒,以及五花八門的“福袋”,售價較高,但存有隱患。對此,監管部門應主動作為,查處亂象。
開學季,也是文具類產品消費高峰季。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商家虛假宣傳,還是人為制造文具焦慮,都不可取。如果任其下去,必然“綁架”家長的消費觀,誤導學生的消費訴求,不利于社會風氣持續向好。
有一種觀點認為,應讓“開學經濟”變成“經濟開學”。簡單說,不能鋪張浪費,不能刮奢靡之風,而要培養孩子節儉觀,除了家長以身作則,也需要學校精準教育。
一言以蔽之,無論開學“裝備”還是學習文具,不妨“只買對的,不買貴的”。合理消費,量入為出,為孩子塑造良好的消費觀,何樂而不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