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觀眾更好讀懂自然(人民時評)
在國家自然博物館認識脊椎動物演進歷史,來中國地質博物館領略巖石礦物的精美奇特,到浙江自然博物院了解珍稀野生植物保護成效……走進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孩子們便開啟了觸摸生態萬象、感受宇宙神奇的科普之旅。
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承擔著引導觀眾走近自然、了解自然、親近自然的功能,既是公眾體驗生態文明的重要場所,也是進行科學普及的重要平臺。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從人們十分關注的天文、地質、生命演化等現象入手,將科學知識娓娓道來,有助于拉近公眾與科學的距離,在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時代以來,我國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事業進入快速發展期,館舍基礎條件有了很大改善。當前,人們的科普需求日益增長、層次更加豐富。進一步推動科普事業發展,需要從增加展覽吸引力、提升科普覆蓋面以及提高觀展趣味性等方面著手,不斷完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體系。
相比人文歷史類博物館,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展陳內容相對單一,存在同質化現象。讓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更加吸引大眾,除了努力擴大藏品數量、提升收藏質量,還可以嘗試與人文歷史類博物館跨界辦展,實現資源互補與共享。比如,浙江自然博物院與河南博物院合作,遴選出有動物元素的文物藏品,打造“文物動物園”,以自然視角解讀人文,提升了展出的吸引力。此外,還有一些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展覽、輕科研的情況。應強化科學研究,進一步挖掘藏品背后的科學內涵,更好吸引和留住觀眾。
廣義上看,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乃至自然保護區都屬于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發揮它們的科普服務功能,有助于拓展科普的廣度和深度。近年來,一些建在大型商業體、旅游度假區的民營博物館,由于貼近群眾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比如,憑借全國唯一的梅杜莎角龍化石以及較為豐富的展覽活動,搬進商場的廣州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吸引了更多人走進自然科學。通過政策引導、人才資源支持等方式,補上民營博物館在展陳內容科學性不足等方面的短板,進一步發揮各種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優勢,將形成共促公民素質提高的合力。
新奇有趣的觀展體驗,往往能增進科普的成效。在云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利用虛擬現實、體感互動等前沿技術,打造出一條展示寒武紀生態系統的“海底隧道”,讓人們沉浸式感受生命演化的奧秘;在湖北,武漢自然博物館“夢幻長江”廳,觀眾可乘坐無軌游覽車,借助數字技術欣賞長江流域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推動數字化技術在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中的應用,既可以營造參與感,增強互動性,也能推動博物館科普教育資源廣泛傳播,從而惠及更多群眾。應積極開展多樣活動,并總結好經驗,推廣好做法,讓自然博物館更具趣味性、互動性。
前不久,由權威機構指導發布的“中博熱搜榜”中,自貢恐龍博物館沖上“熱搜”,展現了獨特展陳和生動科普對觀眾的吸引力。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多措并舉發揮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科普潛能,將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科技強國建設注入更多力量,在厚植創新精神、夯實創新地基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9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