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城市提供人文滋養(現場評論·文化中國行)
——古建筑老街區煥新彩④
要讓今天的人們感受名人故居的文化價值,就要在加強文物保護的同時,讓文物說話,用歷史滋養當下
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走進浙江省紹興市的魯迅故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景致映入眼簾。回味少時學習的文章,不少游客在百草園體驗泥墻根一帶的趣味,近距離感受少年魯迅的生活軌跡。書上的文字、文中的風土,可觀可感,令人別有一番體味。
名人故居何以打動人心?有游客在參觀時感嘆:“小時候讀魯迅,讀的是風土人情;長大后再讀魯迅,找到了精神共鳴。”水鄉社戲等文章內容,陪伴一代代人成長。通過照片、手稿、匾額,參觀者進一步體悟文學作品的深意。這說明,名人故居是文化財富,其承載的歷史氣息和人文底蘊,對地域文化的構建與傳承有著獨特作用。
走進名人故居,人們不僅在了解一個人的一生,也在感悟一座城的品格氣質、一個時代的精神標識。在魯迅紀念館,游客不僅能看到魯迅課堂講義手抄本、留學時期的筆記、文學創作的手稿等,還能看到周恩來、蔡元培等的手稿、書信、抄本等珍貴文物。紀念館還積極肩負起魯迅同時期名人的相關文物,以及近現代革命文物、黨史文獻的征集、收藏、研究工作。豐富的文物,有助于參觀者全面認識魯迅,深刻理解同時期愛國人士為國為民的情懷和擔當。
歷史文化名人屬于“過去”,要讓今天的人們感受名人故居的文化價值,就要在加強文物保護的同時,讓文物說話,用歷史滋養當下。前不久,魯迅故里景區撤除23處隔離柵欄和隔離線;那張刻著“早”字的課桌也從文物庫房里“走”出來,被陳列到展廳。這體現了景區對游客的信任,也吸引更多人慕名而來。國家文物局印發的《文物建筑開放導則》提出:“景區景點中的文物建筑,應盡最大限度向公眾全面開放”“鼓勵開展公眾參與、體驗、互動式活動”。距離更近,看得就更真切,就能更好感悟歷史場景與時代背景。對景區來說,這也有利于文物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傳承,發揮其最大效用。
從鑒賞珍貴文物到產生文化共鳴,代入感、場景感必不可少。人們走進名人故居,感受當年的生活情景,并與當下產生新的連接,才能引發情感的共鳴。在百草園后的朱家花園,游客可坐在油菜花旁品嘗“百草園的下午茶”,有以桑葚、皂莢樹等命名的零食,咖啡拉花上印著兩棵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類似的體驗活動和產品深受游客喜愛。同時,景區將魯迅的作品與紹興地域文化結合,打造了主題街區、文創產業等項目。這啟示我們,激活名人故居的文化資源,就要立足特色、發揮特長,開發出兼具人文底蘊和靈動形式的新業態,積極尋找商業與文化的平衡點,以更好契合當代人的需求。
名人與名城相互交融,為城市提供人文滋養。近年來,紹興把魯迅故里、徐渭故里、書圣故里、陽明故里等連成一片,讓紹興古城成為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實現保護與利用“1+1>2”。保護古建故居、沉淀文化內涵、續寫時代故事,必能更好擦亮城市名片、厚積城市底蘊。
(作者為本報政治文化部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25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