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搶抓有利時機,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
11月12日,國務院召開全國冬春農田水利暨高標準農田建設視頻會議。會議強調,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田防災減災能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冬春是農田水利建設的關鍵時期,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在有效應對旱澇災害、奪取糧食豐收中發揮重要作用。對人多地少的中國而言,各地應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提高農業防災減災抗災能力,筑牢糧食生產基礎,確保端牢中國飯碗。
農田是農業的基礎,高標準農田是農業的未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先后出臺實施了《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等一系列規劃政策,緊緊錨定提升糧食產能這一根本目標。截至2023年底,全國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超10億畝,建成各類田間灌排渠道1000多萬公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2700多萬處,實現大災少減產、小災能穩產、無災多增產,為全國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提供有力支撐。
高標準農田建設需要持續穩定的資金投入。今年中央財政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畝均補助標準由1300元提高到2400元。在發揮財政對耕地建設的重要支撐作用的同時,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多元籌資共同受益。要進一步壓實地方政府投入責任,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確保資金花在刀刃上。
工程質量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生命線。有關部門要嚴把選項、招標、建材、施工、驗收等各環節質量關。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專項整治和“回頭看”,邊查邊改,立行立改,牢牢守住工程質量紅線。
“三分建、七分管”。更要壓實各級黨委、政府職責,嚴格落實“田長制”,將高標準農田管護逐級落實到責任人。同時,健全日常管護和專項維護相結合的管護機制,運用專業化力量管理,調動農民參與維護,實行全周期管護,確保“良田糧用、糧田良用”。
面對“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任務目標,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高標準農田建設必須久久為功,絕不能有絲毫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年終歲尾“三農”工作頭緒多、任務重,各地要利用好農田冬閑時機,積極興修水利設施,加力建設高標準農田,備戰來年春耕生產,讓越來越多耕地成為豐收的沃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