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讓厲行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系列網評③
滴水成河,粒米成籮。據中國農科院發布的《2023年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報告》顯示,包括糧食、蔬菜、水果、肉蛋禽類等在內的食物,2022年損耗浪費總量達4.6億噸,造成的經濟損失1.88萬億元,相當于農業總產值的22.3%。對于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浪費問題更不容小覷。
節儉樸素,力戒奢靡。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對人們來說,吃得飽、吃得好早已不再是難事。但也要看到,雖然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供需緊平衡的格局沒有變。同時,在日常生活中,糧食浪費現象依然存在,有的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因此,節約糧食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須在全社會大興勤儉節約之風,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提倡節約、反對浪費,宣傳教育必不可少。在飯店、食堂等場所,隨處可見節約糧食的宣傳畫、標語;浙江舟山推行“光盤積分獎勵卡”,消費者“光盤”即可獲得積分兌換禮品;廣西人民把制止餐飲浪費題材編成山歌,一些景區開展以“制止餐飲浪費、倡導節儉新風”為主題的壯鄉山歌對唱活動,吸引了數萬名游客觀賞。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層出不窮,新意十足,讓理念的傳播范圍更廣、說服效果更好。采購食材時,按需采購、科學儲存、及時食用;點外賣時,選購小份菜、適量點餐;出門用餐,踐行光盤行動、剩菜打包……越來越多人從我做起、從小做起,為節約糧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節約糧食是美德,更是責任,不僅要喚起個人自覺,更要加強立法,建立長效機制,以法治力量為浪費行為劃出紅線。從實施反食品浪費法,到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制止婚宴餐飲浪費工作的通知》《關于發揮網絡餐飲平臺引領帶動作用 有效防范外賣食品浪費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剛性的制度約束,為堅決制止“舌尖上的浪費”提供了有力支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重要性、必要性更加深入人心。
有法可依,還要有法必依。一段時間以來,上海、山東、湖南、江西等多地發布制止餐飲浪費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也要看到,執法力量是有限的,要進一步耕好節糧減損的“無形良田”、織密反食品浪費的防護網,不妨調動更多人的力量。廣東開發反食品浪費“隨手拍”小程序;甘肅全面推行“文明餐桌紅黑榜”制度……類似的舉措,讓人民群眾從消費者轉變為參與者、監督者,不僅起到了宣傳教育作用,還調動起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監督的熱情。實踐證明,與時俱進創新監管方式,以制度強保障、激活力,就能層層壓實節約糧食責任,形成制止餐飲浪費的合力。
當厲行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更多人將節約糧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國飯碗就能端得更牢,糧食安全也將更有底氣。
相關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