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成都一教培機構在孩子信息單上標注窮富,為客戶畫像,三六九等區分學生的現象引發網友熱議。
自古以來,“有教無類”被視作教育行業奉行的原則,對孩子標注窮富精準畫像的行為折射出的是對教育本質的錯誤理解,也折射出教育行業的亂象。
不僅是校外培訓機構,一些家長反映即使在公辦學校也存在這種戴有色眼鏡看人的情況。如果說這不影響后續資源分配和對學生的關注,恐怕難以讓人信服。
一些人士時常為這些行為進行辯解,有的認為教培機構本身以盈利為目的,在商言商,對用戶進行精準畫像,并深度挖掘用戶的需求合乎商業邏輯,因此一些人把此次涉事機構的問題歸結為保密工作沒做好;有的則認為這是為了讓學生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同等類別的學生在一起學習能夠避免攀比帶來的心理落差。
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是對教育初衷的嚴重誤解。教育公平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追求,縮小貧富差距,縮小家庭先天造成的影響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而如今,為了賺錢可以明著暗著維持甚至擴大這種差異,于教育而言無疑在擴大不公平,于市場而言則是一種用戶歧視。
實事求是的說,家庭環境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但教育恰恰應當盡力撫平這種差異。課外教培機構,既然收取了學費就應當對所有學生提供一致的服務。在此過程中,不應該也不允許把關注點聚焦在學生家庭條件等與教學無關的因素中。對用戶需求的挖掘應當通過優質的服務實現,如在深入了解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發展潛質、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的基礎上,針對性地為家長提供不同的教育選擇,以此激發消費潛力。說白了,教培機構只能提供參考,而無資格作出劃分。
課外教培機構是對學校教育的補充,教育的市場化激發了更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教育服務,具有積極的意義。然而教育不同于其他行業,市場規則要服從于教育初衷,唯有聚焦學生教育本身,行業才能獲得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