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把工業穩增長擺在最重要位置
工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工業穩則經濟穩。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不利因素挑戰,我國工業經濟總體延續穩定復蘇態勢,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兩年平均增長6.1%,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為穩定宏觀經濟增長,助力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提供了重要支撐。
與此同時,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三季度以來我國工業經濟運行面臨多重壓力。從需求看,居民消費受到局部散發疫情持續擾動,投資穩定增長恢復滯后;從供給看,大宗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能源要素約束趨緊,芯片短缺對汽車等行業生產造成較大制約,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難,市場預期和企業信心出現波動。這些壓力既有短期性要素制約的影響,也是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等外部性因素作用的結果,還有我國工業經濟長期存在的一些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的制約。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工業穩增長的重要性尤為凸顯。
工業穩增長,要穩企業、強化支持解難題。企業是產業發展的微觀主體,企業強,產業才能強。以更大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加大對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精準支持,就是要采取有效政策舉措,一手抓短期紓困,一手促長遠發展,切實穩住廣大市場主體。一方面,聚焦能源保供,緩解限電震蕩,更好調節大宗原材料供給,穩定價格預期,減少制造業企業后顧之憂;另一方面,培育壯大專注主業、深耕細作、創新力強的優質企業,讓更多有競爭力的制造業企業涌現出來、活得更好。
工業穩增長,要補短板、重塑競爭新優勢。發展壯大實體經濟,重在制造業,也難在制造業。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本土化、區域化、多元化特征日趨明顯,制約和影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因素增多,唯有摸清產業“家底”,找準薄弱環節,以“點”的突破增強“鏈”的韌性、加快“面”的升級,才有可能培育產業鏈系統優勢、破解產業結構性難題,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立得住腳、走得長遠。
實現工業穩增長,切實穩住宏觀經濟大盤,我們有條件、有基礎、有能力,要增強信心,充分發揮好我國工業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我國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多個行業形成規模龐大、技術領先的生產實力,有豐沛的人力資源和便利的軟硬件基礎設施,這些優勢共同匯聚成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的有力支撐。面對新挑戰、新困難,不需回避也不用動搖,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細,中國工業經濟必將筑牢國民經濟“壓艙石”,行穩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