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三評“失控的打賞”之一:喪失理智,突破底線
制作“扮窮”“賣慘”內容博眼球;虛構直播“相親”嘉賓身份,炒作婚戀話題;刻意發布“軟色情”內容;實施惡俗PK行為,無底線挑戰公眾審美……為什么在監管部門的持續整治下,網絡直播領域依然有人敢于劍走偏鋒、逐利前行?究其緣由,諸多亂象都指向了直播打賞。
時至今日,網絡直播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對主播而言,這是一種展示自我、分享生活的方式,也是一份生產內容、講究運營的工作。對觀眾來說,這也是一個休憩身心、呵護情感的選擇。正是觀眾與主播的雙向互動,構建起富有情緒價值的親密感、趣味感和連接感,成就了網絡直播行業的欣欣向榮。從初衷來說,直播打賞是鼓勵作者創作優質內容的好方法。既然是“你情我愿”的事,那么直播打賞又何以備受質疑?問題的關鍵就在于一些打賞背后的行為失范,既喪失了理智,也突破了底線。
當刷量造假取代真才實學,當跟風攀比取代真心實意,直播打賞所謂的一時“爆火”,恐怕也只是遲早熄滅的“虛火”。比如,部分主播和平臺不擇手段,用低俗直播、擦邊直播等吸粉引流,在高額打賞、誘導打賞甚至未成年用戶打賞上大做文章,把直播間搞得烏煙瘴氣。再如,有的觀眾“沖動上頭”,打賞一再超出能力范圍和經濟實力,為此不惜四處舉債、挪用公款,釀成不少悲劇。事實上,不管是“處心積慮”,還是“走火入魔”,都助長了拜金風氣、跟風心理、攀比心態,給違法亂紀行為提供了溫床。
更為嚴重的是,由直播打賞所醞釀、孕育乃至延伸的錯誤價值觀,正在更大范圍里侵蝕認知。例如為了讓人舍得掏錢,今天迎合這撥觀眾、明天阿諛那撥粉絲,一些博主經常顛三倒四、左右互搏,“打臉”來的比誰都快,撕裂輿論場的現象愈演愈烈。再如,醉心“火箭”“跑車”“游艇”,沉迷直播間的“刺激時刻”,迷信互聯網的“造富神話”,多少孩子誤入歧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比騙錢更惡劣的,是無底線的擾亂視聽;比收割流量更具危害的,是無價值的“娛樂至死”。
面對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網絡直播行業逐漸跑偏的畫風必須得到遏制。主播們必須要看到,只是固守“網絡主播有三寶,吃飯唱歌說你好”的邏輯,盲目追求打賞金額的高低,而不在乎內容質量的高低,必將“涼涼”。平臺必須要看到,只操心利益分成的“碎銀”,而不履行審核管理的責任與義務,必將被淘汰。從長遠來看,“失控的打賞”是對觀眾合法權益的傷害、對社會公序良俗的破壞,對整個網絡直播行業的良性發展而言無異于飲鴆止渴。
近日,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2024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全面覆蓋網上重點領域環節,著力研究破解網絡生態新問題新風險,重點開展的10項整治任務之一,就是“清朗·網絡直播領域虛假和低俗亂象整治”專項行動。這提醒:直播不是一門“無本萬利”的生意,需要恪守行業標準;打賞也不是一種隨心所欲的行為,需要遵守法律法規。
相關鏈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