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才鏈與產業鏈同頻共振(現場評論·新職業新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不斷促進就業量的擴大和質的提升。”前不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擬增加19個新職業、29個新工種。新職業不斷涌現,既提供發展新機遇、就業新選擇,也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聚焦職業新亮點,共話產業新進展,探討如何更好為高質量發展添動力。
——編 者
新職業越是健康發展,越能推動人才隊伍壯大、人才效能提升、人才比較優勢增強
安徽合肥蜀山區,一家乳業門店舉行推介活動,200人到場體驗,150多人成為新會員。700公里之外的湖南長沙望城區,這家企業的總部大樓里,管理者通過營銷活動系統,實時查看活動進展、新發展會員數量、銷售額等數據,作出市場預測。
借助數字化管理系統,既計算投入產出,又研判營銷效果,企業運營提質增效。這背后,數據治理工程師、數據分析師和數倉開發工程師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有統一的新職業名稱——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
新職業應運而生,反映著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當前,數據逐漸成為驅動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之一,數字化轉型正在實體經濟各領域廣泛推進。機械施工吊裝過程是否安全?機器作業怎樣操作能降低油耗?機器故障怎么排查解決?過去一些問題只能“靠經驗判斷”,如今通過實時連接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情況一目了然,平臺還能“算”出未來的生產狀況。隨著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級步伐加快,新業態不斷涌現,新職業有了嶄露頭角的沃土。
職業類型“上新”,推動發展方式“更新”,也為相關產業發展注入人力資源新優勢。當數字技術逐漸被廣泛應用,包括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在內的從業者,助力工業、農業等領域實現精細化管理,進一步縮短資源要素投放周期、提高生產效率。比如,全流程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的“無人工廠”,讓各道工序實現無縫銜接;大數據分析指導下的耕田種菜,讓水、肥等配備使用既節約又高效。新職業由產業變革而生,又為產業發展壯大提供有力支撐。產業與職業的同頻共振、深度融合,激發出經濟發展的新活力。
業以才興,新職業背后是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人。我國是人力資源大國,充分釋放人才紅利、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有基礎有條件、有空間有潛力。新職業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人才鏈,有助于實現“強”人才鏈、“優”產業鏈、“活”創新鏈的共贏。新職業越是健康發展,越能推動人才隊伍壯大、人才效能提升、人才比較優勢增強。更好發揮千行百業人才的作用,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能形成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合力。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對各行各業從業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無論從事新職業還是傳統職業,都必須持續提升從業技能與水平。要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完善供需對接機制,力求人崗相適、用人所長、人盡其才。面向未來,進一步實現新職業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還應從完善體制機制保障、加強政策支持力度、拓寬從業發展空間等方面入手,做好打基礎、利當前、謀長遠的工作。
行業發展好,職業前景就好;新職業有干頭,發展就有看頭。當越來越多的新職業綻放光彩,更多人找到人生出彩的舞臺,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也將不斷涌現,助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作者為本報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19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