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研究視野 提煉學術命題
突出宋明理學的文化研究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從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到隋唐佛學、儒釋道合流、宋明理學,經歷了數個學術思想繁榮時期。”深化對中華文明的研究,既要做好通史研究,也要做好各個時期學術思想的分類研究。宋明理學是中國思想史和哲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探討內容涉及宇宙論、本體論、人生論、心性論、知行觀、修養論、境界論等多方面,是中國哲學發展鏈條中的一個重要環節。20世紀以降,宋明理學研究不僅參與和影響了現當代中國哲學的建構,而且在中外文明對話與交流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近年來,宋明理學研究成果豐富,不少研究逐步突破了單一的哲學研究關切,凸顯了越發開闊的文化研究視野,更為全面地展現了其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其中,有三種研究范式值得關注。一是以文獻研究為根基,把思想的社會歷史性作為研究的首要考量,結合作品與生平,深入探討思想家與社會歷史的互動,描畫思想家的思想世界、生活世界與歷史世界的研究范式。比如,束景南先生對朱熹、王陽明的思想及生平做了系統的歷史考察和深入研究,實現了對宋明心性哲學進行新的提煉,對理學文化精神內核與當代價值進行深度發掘和創新闡釋。二是立足東亞,考察宋明理學對中、日、韓文化發展的深刻影響,探討新時代開展宋明理學跨區域、跨文化研究的方式方法。比如,有學者依據對東亞儒學的整體考察,提出以“廣義陽明學”的思路揭示陽明學的區域發展差異和普遍性精神,揭示儒家文化的跨地域影響力。三是結合明清之際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發生的系列變動來考察宋明理學的發展與轉向。比如,有學者主張以貫通視野對宋元明清整個時段的思想文化進行研究,探討了宋明理學與清代思想文化之間的斷裂性與連續性;還有學者從理學與地方、理學與家庭、理學與宗教等多元視域考察了明清更迭之際的理學文化的變遷進程。這三種研究范式體現了新的研究方法、路徑、視野,它們的共通之處在于都堅持了宋明理學的文化研究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深化宋明理學研究提供了科學遵循。展望未來的宋明理學研究,跳出單一學科探索,突出宋明理學的文化研究路徑應是值得重視的方向。我們要借鑒當代文化學研究理論,融會文化學的專業視角和方法,推進宋明理學的文化研究,有效開辟宋明理學研究新的增長空間。具體來看,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著力。一是在研究視野上,可引入文化社會學、文化心理學、文化符號學等專業理論,細化宋明理學作為一種歷史現象、文化形態的探討。從更為豐富、深廣的文化視角,考察并揭示宋明理學與其所處社會文化環境的具體關系,比如開拓理學與地方建設、理學與科技發展、理學與休閑生活等多領域的研究。二是在研究內容上,堅持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立足現實持續從宋明理學提煉學術命題,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建設、文明發展貢獻學術力量。比如,可進一步深化對宋明理學中主體性思想與人本主義文化的探討,大力發掘、深度提煉其所蘊含的世界性議題,展現宋明理學的當代價值。三是在研究方式方法上,既注重通過走出書齋和技術賦能來更新傳統文獻研究方式,也注重通過開展跨學科研究來創新研究方法。要持續推廣田野調查法,引導宋明理學文化研究從書齋走向生活、走進大眾,在實踐調研的基礎上,推進理學文化的社會學研究。要深入推進數字技術的普遍應用,賦能理學文化資料的搜輯、整理和研究。比如,可以進一步完善理學文獻數據庫的兼容功能與更新機制、共享機制的建設,為更翔實、更系統的宋明理學文化研究提供數字資源保障。還應加強跨學科研究。比如,可以采取類型比較法,考察理學文化在不同群體中呈現出來的演化規律,開展宋明理學文化的傳播學研究。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大學)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9日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